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可生态还田的新型“脆秆水
网络整理 2019-11-21 15:11新华社合肥11月21日电(记者徐海涛)秸秆还田利用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秸秆处理方式,但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中科院研究人员历时5年培育出一种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今年以来试种显示其秸秆易粉碎、降解,不仅可还田还可作为牛羊饲料,同时稻米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该品种日前通过了专家组审定。
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让其在田间自然降解、成为肥料是一种环保处置方式。但传统的水稻秸秆很有韧性难以折断、粉碎,机械收割机上需加装专门的粉碎设备,增加成本和油耗。而且秸秆中的纤维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会影响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
针对水稻秸秆还田存在的难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使用物理诱变的方法,创制了水稻新型“脆秆基因”,再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出脆秆基因新品种“科辐粳7号”。今年以来,他们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示范种植了200亩“科辐粳7号”,于日前成熟收割。
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了专家组,现场收割显示,“科辐粳7号”的秸秆使用普通收割机即可粉碎,秸秆长度普遍小于10厘米,远短于普通水稻品种,便于自然降解。脆嫩的秸秆易咀嚼、消化,营养价值相对提高,也可成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测产结果表明“科辐粳7号”的平均亩产量为629.2公斤,相比对照的普通品种增产4.3%,实现了保证产量和秸秆还田利用的兼顾。
“秸秆变脆是由于纤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增加导致的,这个品种在苗期没有脆性,开花成熟后才逐渐变脆,所以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美介绍,“科辐粳7号”通过品种审定,标志着脆秆水稻从实验室成果到生产品种的大跨越,下一步他们将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可生态还田的新型“脆秆水
- 搜索
-
- 2023-02-09马云驳斥双十一数据造假
- 2023-02-06哔哩哔哩官方版下载[bil
- 2023-02-05东阿阿胶核心利润含金量
- 2023-02-05东阿阿胶价格上涨统计(
- 2023-02-05东阿阿胶领导层
- 2023-02-03洛国富就“炮轰”足协不
- 2023-01-31免费观看完整版 昆虫谜语
- 2023-01-30刘亮任长航局局长、党委
- 2023-01-30欢庆中国年 喜迎“开门红
- 2023-01-302023年江苏省泰州中学事业
- 2019-10-19雪莉确认死亡是什么情况
- 2019-10-22中国科大实现纳米级空间
- 2019-10-28浙江大学发布启动“量子
- 2019-11-07买了S400又想买苏-57土耳其
- 2019-11-07锦鲤手术至少缺席一个月
- 2019-11-16马云不仅否认数据造假 甚
- 2019-11-20我国将打造一批农业产学
- 2019-11-29最新真实爆料:校服收费
- 2019-11-29最新热点:房地产税一定
- 2019-11-29最新热点:菏泽东莞电大
- 2023-02-09马云驳斥双十一数据造假
- 2023-02-06哔哩哔哩官方版下载[bil
- 2023-02-05东阿阿胶核心利润含金量
- 2023-02-05东阿阿胶价格上涨统计(
- 2023-02-05东阿阿胶领导层
- 2023-02-03洛国富就“炮轰”足协不
- 2023-01-31免费观看完整版 昆虫谜语
- 2023-01-30刘亮任长航局局长、党委
- 2023-01-30欢庆中国年 喜迎“开门红
- 2023-01-302023年江苏省泰州中学事业
- 网站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