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监管规格升级 银行业亟须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网络整理 2021-02-25 23:35

  “由以往的《指引》上升为《办法》,声誉风险管理的监管规格升级,意味着提升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革,银行业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正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专家分析认为,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融易新媒体,是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制定强制性的考核办法和具体问责处罚措施,《办法》将有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声誉风险管理重视程度 

  “声誉是金融机构经营的生命线,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往往比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的影响更大、冲击力更强。”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监管部门一直重视对银行机构声誉风险的管理。早在2009年8月份,银监会就印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专家普遍认为,监管部门此次将《指引》升级为《办法》,推动声誉风险管理成为整个系统性风险防范和管理的“标配”,推动提高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各类信息依托网络渠道快速传播等背景下,银行保险机构一旦发生声誉风险,有效管理相对更加困难,不仅可能影响机构形象,还可能对行业、金融市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而迫切需要根据形势变化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对声誉风险的监管。”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在声誉风险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的同时,对多数银行来说,声誉风险管理依然是一个新课题。“从银行业实践来看,目前真正能很好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银行其实很少,多数银行没有完整地建立起相关管理体系。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还没有对声誉风险形成足够的重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声誉风险。”曾刚强调。 

  “相比传统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声誉风险事件具有监控难度大、传播速度快、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难度明显加大。”李佩珈进一步分析称。 

  着力解决“两张皮”问题 

  最好的风险管理在于防患于未然。 

  “此前,部分商业银行仅把声誉风险当作品牌建设和舆情管理的一部分,存在‘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的倾向,忽略了声誉风险产生的根源问题。”李佩珈认为。 

  要实现风险管理前置,着力解决好声誉风险管理机制突出存在的“两张皮”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并未与银行治理机制相结合,也未能与银行全面管理流程相结合,声誉风险管理没有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李佩珈强调。 

  从现实来看,声誉风险的源头往往与银行日常业务操作息息相关。比如,近年来发生的“理财飞单”或“理财刚兑”声誉风险事件,均起源于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及风控漏洞或短板。若从源头处理好风险隐患,就可有效避免舆情事件升级、引发声誉风险事件。 

  业务部门和风控部门如何打通,并建立起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是未来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一道必答题。 

  “原来的业务部门管业务,风险部门管风险。只有出现了声誉风险的时候才会作为风险去管理,但实际上已经晚了。要从公司治理角度,建立起业务发展和风险声誉管理之间相协调的制度,规范业务流程,特别是在开发新业务、新产品的时候,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预案和方法去评估,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曾刚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出台的《办法》,要求将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状况作为监管评级及市场准入的考虑因素,并对引发声誉事件或预防及处置不当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的相关人员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分支机构等应依法依规进行问责追责。 

  专家认为,监管对于问责追责的明确,有利于各金融机构、各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各责任人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并将其纳入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的全流程。 

  “以此为推动,在公司治理层面上、业务流程层面上,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层面上进行很好的统一协调安排,‘两张皮’自然就能够解决。”曾刚表示。 

  加强顶层设计 

Tags:升级(171)完善(37)风险(222)银行业(55)监管(443)亟须(2)规格(4)声誉(5)管理体制(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监管规格升级 银行业亟须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