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海底捞一年少赚21亿:牛肉粒悄变“人造肉” 真亏还是哭穷?

网络整理 2021-03-12 12:00

  原标题:海底捞一年少赚21亿,牛肉粒悄变“人造肉”,真亏还是哭穷? 

  火锅顶流海底捞,一手“捞”着菜单价,一手“捞”股价。  

  记者丨何己派  

  编辑丨李惠琳  

  3月1日晚间,海底捞低调发布盈利警告,2020全年净利润下降90%。话音刚落,业绩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餐饮界“顶流”的热度,果然名不虚传。  

  与之相关的讨论板块里,“贵”、“涨价”是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有网友吐槽,“以前爱吃的很多东西慢慢都不卖了,调料、水果、凉菜也在变没或者减少,我花钱吃不到啥,去干啥?” 

  前不久,海底捞还因一颗牛肉粒,引发吃货激烈讨伐。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海底捞门店的牛肉粒小料,悄悄替换成了“豆制品”,外型很像,口感却差异很大。要知道,五香牛肉粒,那可是海底捞人气最高的小料之一。 

  争议没有撼动龙头股价。截至3月2日收盘,海底捞报68.5港元/股,仅0.5%的微跌,总市值3630亿港元。

  

  1 

  一年少赚21亿  

  海底捞2020业绩暴跌,在预想之中。 

  餐饮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作为火锅巨无霸,海底捞首当其冲。 

  2020年初,海底捞在中国内地拥有700多家门店,1月底全面停摆,停业时间长达46天,直至4月中旬,内地所有门店才恢复营业。此后大半年,疫情时有反弹,堂食人流的恢复,难免不达预期。 

  海底捞相当依赖线下堂食业务,2019年餐厅经营收入占比高达96%,外卖业务收入不到2%,全年净利润约23.47亿元,按此计算,2020年净利润仅为2.35亿元,一年整整少赚了21亿!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利润亏损近10亿元,系上市以来首度出现亏损。公司表示,门店执行人流管控措施,安排顾客分散就坐,并限制就餐人数,6个月期间,餐厅的平均翻台率降至3.3次/天。  

  翻台率是餐饮企业的重要指标,即一家餐厅一天内每张桌子的平均使用次数,2019年同期,海底捞这一指标为4.8次/天。 

  按海底捞2019年业绩测算,公司每天支付的员工成本,就高达2000万元左右,平均单店每天的营收约9.26万元。关一天门、少一些客,积攒起来都是不小的损失。 

  发力外卖是海底捞的自救措施之一,现在看来带来的贴补也是微乎其微。2020年上半年,公司外卖业务同比增长了123.7%,对总营收的贡献也只有4.2%。  

  在最新公告中,海底捞并未披露除净利润以外的更多数据,但对照往期业绩,若全年净利润在2.35亿元水平,则下半年赚了近12亿元,扭亏为盈,顺利填补上半年净亏10亿元的“坑”。 

  另外,海底捞在公告中指出,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其中的绝大多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 

  这意味着,若撇除外汇损失,对比上个财年同期,海底捞在2020下半年其实已恢复元气,完全走出疫情打击的阴影。 

  原以为要大亏特亏,没想到保了本还有得赚,难怪海底捞股价稳挺。过去一年,其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20%,从股民身上“捞”金不少。 

  2 

  一颗牛肉粒风波  

  海底捞或许怎么也没想到,一颗牛肉粒,也能让自己上热搜。 

  近日,北京、上海等地的吃货发现,部分门店里最具性价比的小料牛肉粒,悄悄替换成了外形相似的“味伴侣”,使用大豆为原材料,比牛肉便宜了一倍不止。 

  《21CBR》记者看到,各大社交平台皆有与之相关的讨论,微博上“海底捞没有牛肉粒了”的话题阅读量近2000万,讨论量过万。 

  按公司官方说法,“产品会不定期调整”,不过,因节约成本、涨价而“翻车”,海底捞不是第一次。  

  2020年4月,海底捞中国内地门店的菜品涨价6%,有顾客晒出菜单,米饭7元一碗,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人均220+。 

  如此明显的提价,众多消费者不买账,融易资讯网(),海底捞不得不赶紧道歉,称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菜品价格恢复至停业前的标准。 

  涨价以及牛肉粒风波背后,都是海底捞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 

Tags:还是(132)牛肉(15)海底(18)年少(4)人造肉(6)21亿(3)粒悄(1)真亏(1)哭穷(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海底捞一年少赚21亿:牛肉粒悄变“人造肉” 真亏还是哭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