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五次“夜访”看脱贫 贵州深度贫困县见闻

网络整理 2019-12-23 11:15

  ▲2019年11月15日夜,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斯毛坝村,县、乡、村三级干部召集村民商讨产业结构调整。

  新华社记者段羡菊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段羡菊、施钱贵

  2019年下半年以来,记者在贵州四县蹲点调研脱贫攻坚时,先后开展了五次随机夜访。

  这四个县分别是毕节市赫章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它们的地理位置大致在贵州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角落,分别坐落于乌蒙山、麻山、苗岭、武陵山区。

  贵州是2014年全国建档立卡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四县同属于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列,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乡村晚上“归巢”的人更多,夜访可以更真实走近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村:“多学点知识才有出路”

  暮色苍茫,有的农妇牵着皮色黄、躯体大的安格斯牛回家,有的农民用背篓驮着青草回家,村委的大喇叭正在转播新闻。村委会左侧,扩建装修的幼儿园即将完工,一群孩童在前面小广场追逐游戏;村委会右侧,新建村卫生室墙体已经砌到一半。这里是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的箐营村,地处乌蒙山区,靠近贵州海拔最高峰韭菜坪,为深度贫困村。

  在村里采访中得知有两个大学生回到村里,记者于是联系上他们。他们也很有兴趣探讨“穷因”和未来,加上驻村扶贫的乡村干部,夜谈从晚八点延伸到晚上十一点。

  白天在箐营村以及周边村,记者访问一批40到60岁的村民,有很多没上过学,有的即使上过小学一、二年级,现在也不会认字。村部墙上的资料显示,箐营村人口以苗族、彝族居多,占比83.41%,贫困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达570人。

  今年23岁的罗得文,家住箐营村下寨组,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大数据专业大学生。高中毕业时,他跟人跑到山东工地打工两月,赚了一笔开学生活费。2018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远赴广东打工。弟弟今年高中毕业,被一所大专院校的舞蹈专业录取。虽然他在外读书,但对家里享受到的扶贫政策很清楚。

  “我们家除了享受低保外,还有大伯代养领取的养牛直补、教育资助等。”喜欢唱歌、打篮球的他满怀感谢,“要不是有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可能没钱继续上学”。正在准备毕业实习的他预计,待明年参加工作,“三年后”家里的条件能够好转。

  “只要我们毕业出来了,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虽然多年辗转在外求学的过程很辛苦,他坚信,“多学点知识才有出路”。

  比较腼腆的罗华也认为,导致村里贫困的直接原因除了交通不便,还有受教育水平低。家在箐营村上寨组的他,今年高中毕业、考到武汉工商学院学习金融。现在,罗华四兄妹中有三位在上学,父母在外的打工收入是供养他们求学的主要来源。

  26岁的罗松是箐营村村主任,大专毕业后,曾在贵阳市从事过房地产销售、金融公司业务员。响应脱贫攻坚需要,他回乡当选村主任。

  “过去村里初中毕业出去打工的多,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有的学生厌学。”罗松说,少数民族地区早婚早育的习惯,也是引起辍学的一个因素。村主任岗位每月基础收入为2200元。他在做辍学少年返校思想工作时,说出重话承诺:“只要你返校读书,我的工资都可以资助你们的生活费。”

  教育保障是脱贫攻坚的“三保障”之一。“过去箐营村中专生、大专生屈指可数,近年来基本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今年在读的高中生就有15人。”驻村扶贫的乡党委书记周燚介绍。

  “像松树一样成长,像杜鹃一样绽放”,这是乡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上悬挂着的校训。中心小学由原五所小学合并而成,投资上千万元,食堂、学生宿舍楼、操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离家较远的孩子可以寄宿。中心小学校长黄辅国介绍,目前全校有1200余名学生,其中有456人住校。“现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都不比城里小学差,教师队伍基本都能稳定下来。”

  “小学、初中对贫困户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教育资助政策对减少辍学的效果很明显。”多年来一直在此工作的黄辅国说,2008年以前小学辍学现象较多,近年来已逐步减少,但仍不能放松警惕。今年就有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早恋,一度想辍学,经过多次做工作劝返。他欣慰地说:“今年下半年开学,六年级学生已整班移交给初中学校,一个不少。”

  移民安置点:“进城最大的好处,是对下一代”

Tags:五次“夜(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五次“夜访”看脱贫 贵州深度贫困县见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