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勇立潮头的人——五星酒业董事长焦永权:创新图变 做大做强

网络整理 2023-09-27 08:52

此稿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晓梅编写,采访地点:贵州省五星酒业集团五星酒厂,入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酱酒之心”专题频道。

从仁怀还偶尔飘起淅淅沥沥的雨,空气中裹挟丝丝凉意的黄梅时节,我们就开始约贵州五星酒业集团董事长焦永权进行采访。

直到8月11日,仁怀的天空像被一个大蒸笼罩住,浸透着闷热暖风时才成功会面。这次预约了两个月之久的采访,也给本书55位“勇立潮头”的人物访谈活动画上了一个句点。

这是个难约的人。

他究竟在忙些什么呢?是外出推销自己的产品吗,还是去招商引资,抑或是对我们的采访不那么欢迎。

“前天我刚从苏州培训回来,明天又要前往昆山去听课。”在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焦永权的办公室,室内空调温度开到了22摄氏度。

原来他是忙着学习充电去了。

“未来两三年,将是白酒的下行周期,我最近学习了先进模式,提前做好准备以适应市场、应对变化。”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是焦永权身上的鲜明标签。

据我所知,仁怀酒企中的杰出企业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家族打下坚实基础,踩着前人的肩膀有底气做大规模体量;另一种是白手起家,没有旁人助力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焦永权是第二种,他是创一代。

“从农村出来的嘛。”在短短几小时的交谈中,他提了3次。从事白酒行业30年整,今年56岁的他,经历过大风大浪、高峰低谷,也许无意识多次提及这几个字的背后,是他也想拥抱曾经孤立无援的自己。

而也正是这没有退路的现实,让他锻造出内心强大、坚强勇毅的品格,更是炼成了高瞻远瞩、勇于创新的成功之道。

“30年前,白酒产业就不好做,30年后,依旧不好做。一直都难做,但还是在努力做。”当焦永权冷静地说出这番话,让人不禁感叹,一个人要翻越多少道坎,才能做到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不久前,五星酒业举办30周年庆典,这颗在赤水河畔冉冉升起的“五星”,在焦永权的引领下,从推着板车在街上卖散酒的茅台镇小作坊,成为了贵州民营企业100强、遵义市白酒工业“十星”企业、中国酒都十强民营企业。

这些故事被书写出来后,看上去往往都显得顺畅、平滑。其实背后有很多细微的褶皱,藏着不安、反复和进退拉锯。

1988年,焦永权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仁怀县审计局工作。平稳的生活就像一汪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但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投掷来一块小石子,在他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勇立潮头的人——五星酒业董事长焦永权:创新图变 做大做强

“那是仁怀‘发酒疯’的高潮期,一个朋友每个月要拉几十吨酱酒到东北。加上我生于酿酒世家,先祖酿酒距今有500年的历史,但在民国时期因兵荒马乱中断,从小我就有继承祖业重振家族雄风的梦想。”焦永权血液里流淌着的使命感,在现实中闪动希望的小火苗时一下子被唤醒。

于是,1993年他东拼西凑借来3万块钱,在鲁班老家一块自留地挖了几个窖池。这一挖,命运从此走上了意想不到的轨道。

焦永权苦心研究老祖宗留下的《近泉居杂录》所记载的酱香好酒,结合茅台镇酿酒文化,在小小的窖池里成功烤出了5吨酱酒。

但市场行情却发生了变化——“当时我高兴地问那个朋友哪天来拉酒,一问,拐了,卖不出去了。”愿望落空就在半年内,这下,欠的债务需要和妻子不吃不喝10年才能还上。望着卖不出去的一堆酒,焦永权焦虑得头发掉到斑秃。

现实从来不像童话故事那么美好,好不容易勇敢踏出经商第一步,就遭受当头棒喝。但焦永权已骑虎难下,没有回头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干下去才有翻身的可能。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面临绝境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这正是五星酒业生存下来并坚实成长起来的原动力。

焦永权深入卖酒的街边和市场,观察交谈,发现散装酱酒确实不好卖,当地百姓大都喝便宜点的一块五一斤的包谷酒和高粱酒。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后,次年,他改产了,不酿酱酒改酿包谷酒。

勇立潮头的人——五星酒业董事长焦永权:创新图变 做大做强

白天在机关上班,下班拉着一车车包谷酒在鲁班镇、中枢镇的街头巷尾沿街叫卖。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累积,渐渐的,酒味醇香、味道甘甜的包谷酒换成了一张张人民币。焦永权在糖酒公司背后租了一间门面批发百货、卖散酒,把欠款还完,还赚了点钱。

Tags:品牌(2412)白酒(191)五星(7)焦永权(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勇立潮头的人——五星酒业董事长焦永权:创新图变 做大做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