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网络整理 2023-10-06 07:12

“没想到现在少儿节目的舞台水平这么高了,尤其是那个融入太空背景的嫦娥舞,太惊艳了!”“家里孩子看得很开心,看了变脸、剪纸服装秀后还对这些非遗文化产生了兴趣,问个不停……”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在2023年中秋佳节,不少为人父母的网友在看过“童心探月——2023央视少儿云上过中秋”节目后都有所感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推出的这档新媒体节目,真正呈现出了少儿内容制作的一线水准。

整场节目以“探月小队”的中秋探索之旅为脉络,以童趣、唯美、创新的视角在多元节目内容中呈现了古诗词、古典舞、武术等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用融合思维将太空航天知识和对未来科技的憧憬融入其中,既是一次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普理念结合的创新尝试,也称得上是一档兼具童趣和艺术美感,文化深度与社会价值高度的中秋盛会。

1、非遗传承、唯美古风,创意表达弘扬传统文化

从节目内容呈现的效果来看,本次“童心探月——2023央视少儿云上过中秋”是一档以现代创新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兼具美感、童趣,广度、深度的节目。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从开场到结束,浓厚的中秋文化氛围几乎覆盖整场节目。舞龙舞狮《欢庆中秋》气势虎虎生风,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龙狮精神,呈现了多元的中秋民俗;随后,年仅四岁的高宇博小朋友表演了书法秀《月满中秋》,他小小年纪手握大毛笔挥洒自如,淡定从容的表现让观众不由得为之惊叹;而当“明月几时有”的《水调歌头》童声歌唱响起时,唯美的童声与优美的古典舞相结合,将古典诗词的悠长韵味传递给了屏幕前的家长和孩子们。

两位双胞胎小姑娘表演的《礼容雅韵》则是一支充满汉唐风韵的古典舞蹈,长裙飘逸,轻纱盈动,将古典舞蹈的柔美和力度完美结合,刚柔并济的舞姿、端庄大气的神态,让人仿佛置身于汉唐盛世,将唯美古风艺术的魅力在节目中彰显无遗。

节目不仅将中秋传统文化与中国古风美学的风雅气韵呈现了出来,还加入了来自现代、科技背景下的许多创新制作,让整场节目更富有童趣和未来感。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比如土豆王国小乐队就带来了全新改编的乐队版古诗歌曲《静夜思》,灵动活跃的童声与多元音乐元素混搭,将古诗词以童趣十足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而11岁女孩古金灵表演的《嫦娥舞》伴随着宇宙飞船的背景起舞,古风舞蹈与科幻元素的完美结合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宏大的星空背景映衬下,唤起了从古至今人们心中对明月的好奇与憧憬。

近年来,非遗传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传承非遗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让人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能成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但如何让青少年从小培养起对非遗文化的兴趣,能够真心参与到非遗传承的事业之中,显然需要少儿内容制作上有更多侧重和创新。

非遗的家庭传承特点,与中秋佳节的团圆气氛是相得益彰的。在本次节目中,有多组“传承家庭”带来了各自的礼物,山东省荣成神仙引子花饽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一起制作了“福满中秋”花饽饽,豫西古筝世家用家庭音乐会的形式欢度佳节,送上古筝版《大风车》。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此外,节目中还展示了自贡灯会、道明竹编、剪纸等非遗文化小传承人的家庭故事,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2、理念融合、科技升级,打造沉浸式“探月之旅”

在我国不少地域里,中秋节都是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等节日习俗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也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中秋佳节写下名句,人们对月亮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与向往,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团圆、思念以及美好未来的象征,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科技进步、探索宇宙的动力之一。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古往今来,从神话传说到当下探月航天事业的发展之中也包含了文化的传承力量。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有李白、苏轼等写下千古名篇,而到了现代,对明月的憧憬成为了科学现实,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2023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

“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Tags:文化(2183)节目(130)中秋(18)传统(118)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云上过中秋”好评如潮,央视少儿弘扬文化传承与科技梦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