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从1000个到669万,Babycare发起的公益项目想让她们不必再经历极限疼痛

网络整理 2023-10-20 19:06

据国家卫健委权威报告:有956万新生儿在2022年出生。

其中30%的产妇享受到了无痛分娩,这里面,有近1000名受到了无痛分娩公益专项的支持。

而和这1000名幸运产妇同年,还有669万人也需要。

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日,有一个公益宝贝好项目,正专注于长效地解决国内无痛分娩普及率低的问题。

“打无痛就是我唯一的希望。”

“没有经历过宫缩痛的人,无法想象到那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浙江湖州的田薇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她清晰记得2021年生大儿子时经历的“绝望之痛”。

因为怕痛,她在入院后很快提出自己想要打无痛分娩。当时是下午,麻醉医生忙于外科手术,等到对方有空,宫口已经开到了五六指,生育导乐跟她说已经没必要再打了。

在那五个多小时,她感受到了一种绵延不断、没有尽头的循环疼痛。当她以为自己能休息一阵,疼痛马上又席卷而来。席卷密度也越来越大:前面是十几分钟痛一次,后面是几分钟、几秒钟……

浑身出汗的田薇紧紧抓住床沿,很想大叫。但一旁的导乐告诉她这样会消耗体力,可能造成胎儿缺氧。她的内心被一种矛盾心理撕扯:一方面想拼命捶打自己的肚子,“要停止这一切。”同时,她又恐惧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只好死命咬牙忍痛。

挣扎之下,她渐渐意识模糊,“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意识不到周围发生了什么。”

回忆起来,她甚至有些后怕,怕自己当时做了什么伤害孩子的事。简而言之,这种痛是她不能忍受的。“当下都有点后悔了,不想生了。”

从1000个到669万,Babycare发起的公益项目想让她们不必再经历极限疼痛

无痛分娩公益宣传片中历经痛楚完成生育的妈妈

后来她在网上看到一位女性艺术家用燃烧的烟比喻分娩疼痛,“幽微、绵延、毫无止境的疼痛”,她纠正道,“不是幽微,是剧烈、绝望”。

还有一些妈妈的形容让她很有共鸣:“像火车反复碾压过自己的肚子。”“像被举着榴莲的大猩猩,狠狠敲到500次……”

生了一胎后,她本来不打算要二胎了。但2022年,她还是因为意外怀上了。当时她就决定要打上无痛。

“打无痛就是我唯一的希望。”因为有过生产一胎的痛苦经历,今年上半年她因二胎再次入院时,强烈要求院方提供无痛分娩。

这次,田薇在宫口开了三指的时候打上了无痛分娩。麻醉针比起宫缩痛的疼痛,“轻微太多了”。

慢慢地,她感受到那股剧烈的疼痛在缓缓变弱。“活过来了,感觉自己又是个活生生的人了。”田薇形容自己“死而复生”。因为不那么痛了,出汗也出得少了,她的意识变得清醒,更准确听懂导乐师的指示,找到准确的分娩发力点。一个小时后,她顺利生下了儿子,无撕裂也无侧切。

从1000个到669万,Babycare发起的公益项目想让她们不必再经历极限疼痛

田薇和宝宝

她发现自己有些误解了“无痛分娩”,“不是完全不痛,而是疼痛感明显减轻,变得可以忍受了。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被称为“分娩镇痛”,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跟大众所认知得不太一样,分娩镇痛不会完全消解疼痛,但能很大程度上减轻疼痛,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从地狱到天堂”

“简直是从地狱到了天堂。”另一位安徽合肥妈妈李梨回想自己打上无痛分娩的那一刻。

因为宫缩痛,她浑身也是湿透了。她一度想,那么多女性都顺利生产孩子了,应该没有那么可怕吧,根本没提出过要采用无痛分娩——即便她一度听说过。

结果,她躺也不是,坐也不是,“比姨妈痛要严重很多倍”。她实在受不了了,跟医生说能不能转剖腹产。对方说她的条件很符合顺产标准,最好再努力努力。

她又强忍了一阵。过了一会,对方问她要不要上无痛分娩,她想都没想立刻说,赶紧上啊!

李梨生于1985年。38岁的年龄属于高龄产妇,心态本就比较紧张。准确说来,她当下有种濒死感,非常害怕自己大出血,只希望“能活着就行”。当时丈夫在待产房外面等候,听到她疼得大叫,一下就支持尽快上无痛,很快儿子顺利出生。

在李梨分娩的这家合肥的医院,分娩镇痛的自费费用大约是2000元。事实上,许多年轻产妇刚刚工作没几年,加上家庭经济拮据,因为想省下这笔费用而放弃无痛分娩。

“一胎为了省钱没打无痛,生了两天两夜,生完耻骨分离了,两个月走不了路。二胎坚持要打,很快就顺利生好了。”雯雯回忆起自己两次生产经历时,对第二次坚定选择无痛分娩充满庆幸。

Tags:公益(217)疼痛(12)分娩(3)无痛分娩(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从1000个到669万,Babycare发起的公益项目想让她们不必再经历极限疼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