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新郑 > 正文

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网络整理 2023-01-23 16:30

关键词:梁晓声 《父父子子》

编者按

梁晓声在《人世间》后,再次创作了时间跨度极大的史诗作品《父父子子》。作品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30至80年代的宏阔时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到曾经的革命者成为首批“北大荒人”垦荒拓野。更创造性地采用跨国视角,以哈尔滨和纽约为空间坐标,呈现国人和海外同胞异地同心的“双城记”。小说最后,1984年四家人再团聚,父父子子,继往开来。展一幅波澜壮阔时代画卷,谱一曲悲欢离合命运之歌。这次书乡约稿陪伴梁晓声《父父子子》一路走来的姚琛,创作了这篇人物特写,记录创作背后的那些感人故事。

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梁晓声 姚琛摄

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父父子子》 梁晓声 著 中信出版社

“阿牛”突生的创作欲

2021年秋天,梁晓声老师跟我聊天时说,他在写一个新小说,并给我讲了十来分钟的大致内容。一出梁老师家门,我就激动地给朋友们打电话说,梁老师有部新作品,故事超好!也很适合影视化,光名字我就很喜欢,叫《父父子子》。

那时,我正在“运作”梁老师刚完成的小说《执否》的影视版权——梁老师小说的影视版权当然不需要人“运作”,是他比较支持我的工作,想着帮我一把,才交由我来打理。他对青年人的生活及工作向来比较关心。

《执否》定稿后,我同步做好了影视项目改编书,送给梁老师看,让他提意见。我们一如平常地闲谈,我随手翻着书桌上的一本编年志《哈尔滨市大事记》。梁老师说他正在写一个新的小说,叫《父父子子》,已经写了80多页,我非常惊讶。

那时,梁老师正学着使用微信,他的微信名叫“阿牛”。梁老师说,“阿牛”是儿子为他取的网名。有次与梁老师一起出席活动,路上我们随意聊起了家常,我问到他孙子的近况,他拿出手机给我找,说刚好今天邓导给他发了好多孙子的照片过来,他边划拉边说,嚯,他怎么给我发了这么多信息。我凑过去一看,我说梁老师,您这是划拉的自己的朋友圈。得先找到个人微信点进去,从你们的聊天记录里翻。一开始,他并没有设置头像,后来用了一张皮皮(梁老师养的狗)的照片。初次看到我就觉得,用“牛”形容梁老师非常贴切,大概在他儿子眼中的梁老师也是非常勤劳的父亲形象。

梁老师说,本来想休息一阵的,在翻看你手头这本编年志时,突生出来了创作欲望。因为距离完结《执否》也不超过两个月,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作,这种创作频率属实可以称得上“阿牛”。

他告诉我,这次的写作是非常文学化的一次尝试,可能不适合影改,背景为中国哈尔滨与美国纽约两地,历经四代人,跨越五十年。他想以几对父子的人物命运展现哈尔滨一段旧事及革命图景。鉴于当前中国在国际上遭遇西方诸国偏见的情况,以家国情怀,试图促进海内外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情怀上的大团结。他希望这本小说不是简单的商业故事,而是具有文艺时代使命的作品。

不是简单的“父与子”

九一八后,哈尔滨民族资本家电召在美留学的独生子高鹏举回哈交代后事。高鹏举和妻子赵淑兰及子高坤(才一岁)都已加入了美籍,但偌大家业,高鹏举不得不回去接掌。他爱好音乐,萨克斯吹得不错;他爱国,自然对所谓“满洲国”极为反感,但为了明哲保身也不参与政治。然而,这次回国让他看到了中国的现状,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故事开始于1935年,有一位黑人萨克斯手将要死于苏联兽医院。高鹏举有恩于对方,对方亦是教他萨克斯的老师,他是对方弥留之际的陪伴者……

小说以东北高氏家族几代人及其亲朋之人生命运,串联起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50年间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并创造性地将视野扩展至海外华人及世界局势,于一个个鲜活可感的人物中窥见时代历史的变迁。

梁老师告诉我,《父父子子》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写一对父子的命运经历:“若写一对,也可以叫《父与子》。当然,主要写一对。父虽为父,同时也是子,子虽为子,后来也成父。”小说中会提及一些音乐,有很多吹萨克斯的场景描写,是一种情感寄托,也作为一个时空的切换的过度,算是一次新的尝试。

Tags:梁晓声(1)《父父子子》(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从此慢度日常生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