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从蕉下《惊蛰令》,看苏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网络整理 2023-03-08 13:06

绿芽破土,春意渐显。

一脸朝气的旅人,精神抖擞地踏上自己的人生路。遇平路、踩泥泞、逢峭壁、过沙滩…… 迥然不同的路途,旅人脸上却始终挂着轻松畅快。

这是日前由谭维维演唱的蕉下《惊蛰令》中的画面,在昨日的惊蛰节中,破土而出刷屏全网。

在中国人温柔敦厚的24节气中,惊蛰是唯一充满力量感的。《惊蛰令》中的“天下无路不可走”,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感同身受的骄傲与振奋。画面中道路的切换与光影的交错,伴随铿锵有力的歌喉,讲述出属于国人的行路心态与智慧——肩并肩,四方游,天下无路不可走。

从蕉下《惊蛰令》,看苏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这是惊蛰的自信,是国人的自信。事实上,自古以来总有一些人,一生都在用或艰难或豪迈的步伐行进在各种道路上,用洒脱旷达的精神支撑自己做“天下无路不可走”的行者。

写下不朽散文《赤壁赋》,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为伴的苏轼便是如此。苏轼一辈子,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甚至还有人统计出,苏轼一辈子走过的“被贬路”长达3700公里。可如同惊蛰令中的旅人一般,面对形形色色的路,苏轼不仅走完了,还走出了自己的滋味,其所体现的洒脱颇具当下轻量化户外行者的乐趣。所以,苏轼究竟是怎么走的呢?

顺路上的转身,掉头再走

春雷一响,万虫萌动,冲出巢穴,故名惊蛰。

青年时期的苏轼,身上自带这股“闯劲儿”。嘉祐二年(1057),凭借出色的策论,苏轼在科举考试中摘下榜眼。嘉祐六年(1061),苏轼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从大理评事一路坐到了翰林学士的位子。

然而,随着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大幕的拉开,苏轼的顺路从此起了转折。强硬和激烈的改革手段在当时引发众多文人的反对与抵制,同样认识到朝廷积弊的苏轼,也觉得王安石贸然改变朝廷法度的做法不妥。他多次上书公开批评王安石的变法政策,有时过了火还会连带着讽刺皇帝几句。

很快,苏轼便遭到来自王安石同党的激烈反击,尽管最终并未获罪,官场的黑暗、党派的争斗像骤雨般把苏轼浇了个透。他上书皇帝请求调离京城,赴外为官。神宗应允,放其远赴杭州任通判。

选择对苏轼来说并不轻松,对手们笑话他落荒而逃,苏轼也给了对手“回击”,告诉他们,转身只是无路时的选择,却绝非停止行路的示弱。

从蕉下《惊蛰令》,看苏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熙宁七年(1074),苏轼赴密州为官。当时密州民不聊生,蝗灾频发,地方官吏不顾百姓死活,故意隐瞒灾情。苏轼到任后一面奏书朝廷实情,一面组织灾民自救,开库放粮,拯救数千民众于水火。

次年八月,苏轼派人重修城北旧台,将其命名为“超然台”。超然,是苏轼彼时的心境。他没有被不公的命运打垮,前路不顺时,掉个头,转个身,仍有斜风细雨中一览世间好风景的洒脱。

于是便有了暮春时节的某一天,当春柳在春风中轻轻摆荡时,苏轼漫步至超然台,登临远眺,只见护城河里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的春花竞相开放,远处家家瓦房均在烟雨之中。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行走户外,旖旎风光逐渐融化了心头的坚冰,更将远离京城的俗世生活向苏轼娓娓道来。

调离密州前,苏轼深情赠予下任知州一首诗:“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赢。”叮嘱对方心怀民众,为苍生解除苦难。密州百姓的一声声“苏公”,自发修起的祠堂都证明了,面对顺路前的悬崖峭壁,苏轼用一场转身,把路重新走活了。

坎路中自适,踩着泥走

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谢上表》又谈起了变法的弊端,有心人的弹劾接踵而至,最终归纳诸多罪状,后世称此为“乌台诗案”。最终迎接苏轼的是冰冷的牢狱之灾和严刑拷问,以及最终去黄州做团练副使的贬斥。

被关押了一百三十天后,苏轼重见天日。虽是遭人设计、再度被贬,劫后余生却让他欣喜感恩,完全将个人恩怨得失、党派斗争输赢扔到九霄云外,笑谈一句:“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只是这场风雨终究还是大了些,将苏轼前行的路途,浇出了一滩滩泥泞。在黄州,微薄的俸禄让苏轼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只是他早已明白,与其困锁围城自寻烦恼,不如大步向前。泥路在前又怎样,踩着泥巴走便是了。

从蕉下《惊蛰令》,看苏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Tags:惊蛰(13)户外(26)轻量化(4)苏轼(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从蕉下《惊蛰令》,看苏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