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中国发布丨教育部:三年要建成约两万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网络整理 2019-11-01 17:56

中国网11月1日讯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观念理念转变、课程目标导向、提升教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等提出了22项改革举措。

据悉,一流课程将遵循坚持分类建设、坚持扶强扶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等五项原则开展建设工作,着重解决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还不够牢固,不同类型高校课程体系同质化,课程质量不高,教学方法单一,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同时,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教学研究要求,推动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加大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优秀课程和教师的奖励力度,加大教学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权重。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严格课程准入制度,严格课程质量评估。

此外,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的过程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解决当地高校长期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推动高校教师全员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将全面覆盖所有类型高校、所有类型课程,推动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实施意见》同时发布了《“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提出在高校培育建设基础上,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着重从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课程设计的创新性、课程内容与资源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学效果的显著性等多方面考查课程的“两性一度”。推荐方式将按照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特点分赛道推荐,名额分列,省部合建高校推荐课程纳入中央部门高校赛道。教育部将分年度组织专家对推荐课程进行认定,经公示后向社会发布。

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将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课程须继续建设五年,其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中国发布丨教育部:三年要建成约两万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