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网络整理 2023-06-02 10:08

还记得你少年时的科技梦么?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年纪,一本科普书籍,一部科幻电影,一台科技产品,都能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然而这些,都没有一场“真刀真枪”的科技大赛来的强烈。

2013年,三星将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SFT科普创新大赛)引入中国,旨在鼓励青少年关注科技发展,提升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十年来,SFT科普创新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八届,全国超32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SFT科普创新大赛不仅是科技青少年的梦想摇篮,更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为科技强国加强科技人才储备。

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学生们正在参加SFT第八届科普创新大赛“未来太空车”命题全国大赛

从大赛到大学,是科技梦的深化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的毕景云,就是SFT少年中的典型代表。2021年,他参加了SFT第七届科普创新大赛创意作品单元智能控制命题的比赛。大赛智能控制命题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前沿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发动智慧开发科技创新作品,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在大赛社会调研阶段,毕景云发现电动车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他希望设计一款智能头盔,既能保障驾驶安全,还能在发生事故后,让驾驶员得到及时救治。SFT科普创新大赛让他这一想法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他设计的“基于新国标的多重安全保障的智能头盔”,把GPS、通讯等系统植入头盔中,并与智能手机连接,当发生事故时,系统会通过APP向驾驶员亲友发送报警信息,从而保证驾驶员及时得到救治。凭借这项作品,毕景云赢得了智能控制命题中学组一等奖。

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毕景云向评委演示智能头盔工作原理

这款针对驾驶安全的智能头盔,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要想打通软硬件系统,使整个系统顺利运行,必须要具备电子和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年仅18岁的高中生毕景云可谓是双重挑战,同时也让他认识到交差学科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对于他后来选择大学和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毕景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目前主修电子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选修了人工智能专业。他说:“我觉得电子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未来科技人才要拥有跨学科能力。”

通过参加中国三星举办的SFT科普创新大赛,毕景云对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未来,他希望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或者微电子方向的研究工作,并希望通过前沿的科技产品为人类创造更加智能的美好生活。

从一场科技大赛到学业和梦想,SFT科普创新大赛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开拓视野,激发他们科技梦想,也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

从作品到产品,是科技梦的实践落地

在SFT科普创新大赛中,中国三星不仅为选手树立科技梦想,更注重参赛作品的落地实践,培养选手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毛晨曦、亓泽宇一起参加了SFT第七届科普创新大赛,他们的作品“多功能爪翅式飞天爬地机器人”凭借前沿的技术探索和实用性,赢得了全国总决赛智能控制命题的一等奖。

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毛晨曦(左)亓泽宇(右)荣获SFT第七届科普创新大赛“智能控制”命题大学组一等奖

对他们来说,这项荣誉来之不易。比赛中,也曾遭遇突发状况,险些失败。但评委老师的一席话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做科研就是不要怕意外,不要怕失败,就算失败了,它也是科研的一部分,你只需要把所有的都展示出来就好了。”这句话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态度,更赋予了他们探索的勇气。

在课题调研阶段,毛晨曦发现目前的无人机普遍存在两个缺陷,第一,无人机返航需要平坦的地面;第二,续航时间短。这极大限制了无人机的工作范围。他们从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为无人机设计了一套类似昆虫爪刺的装置,并配备了太阳能充电装置,使得无人机能像昆虫一样,栖息在树干上,并通过太阳能充电。这一设计彻底解决了无人机着陆和续航问题,使得无人机的工作范围极大拓宽。毛晨曦说:“在SFT科普创新大赛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并发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中国三星教育公益的初衷。

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毛晨曦(左)亓泽宇(右)向评委进行作品答辩

Tags:科技(1662)科普(42)未来(141)SFT(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从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走出来的科技追梦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